发布时间:2024-02-10 10:13:14 来源:动态
重要会议内容往往预示着未来发展趋势。这是人们关注重要会议的原因所在。能否从重要会议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取决于人们的感知能力。新的年度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已经召开,为全年教育事业发展制定工作要点。
教育虽然仍然要求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仍然是“建设教育强国”,但有一个新颖的提法,“全方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从中发现“自主”二字没有?接着提出了“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自主可控”是这些年的高频词,但通常用于某些技术领域,意思也很明确工,命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比如,互联网空间已成为继陆、海、空、天四个疆域之后的第五疆域,自主可控就成为保障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首要前提。某些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各类软件也有一个自主可控的问题,必须自主开发、自主制造、自主控制,不能受制于人。
在教育领域“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比较新鲜,其具体含义有待权威机构解释。从会议透露的信息看,要求在全方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优化布局结构上先行先试。
其意思似乎是,我国的教育自主确定如何服务我国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自主确定各类教育学习管理机关的优化布局,自主确定提高人才教育培训质量的实现途径,而不是照抄照搬别人的东西,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实际上,这些年也一直如此行动,要求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接班人。这些要求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国对人才有着庞大的需求,必须将人才教育培训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人才培养包括各类人才、各个层次的人才,所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都会纳入到自主可控的范围以内。由此能够预计,每个方面都将有改革措施出台。
第一,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教育培训。在这一个方面将由“行动计划”升级为“战略行动”,说明这将是一项长期任务。在这方面将部署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教育培训专项,加快卓越工程师、优秀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教育培训。
目前,已在77所高校设立了288个拔尖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升级为“战略行动”后,预计会推出更大力度的改革举措。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必然从基础教育抓起,所以这也涉及基础教育。基础教育还会坚持素质教育,培育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中学教育也会更加多样化,满足多种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第二,高校分类管理或将加速。早在2010年就提出了“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只有准确分类,才能针对性制定发展规划、形成培养方案、保证培养质量。
这个方面,现在没有统一分类办法。有的将高校分为研究型、特色型、应用型、技能型。有的将高校分成学术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和应用技能型,有的将高校分为博士生培养高校、硕士生培养高校、学士学位授予型高校等。在新的年度里,能否出台科学又而权威性的分类办法,可以拭目以待。
第三,为职业教育学生架起立交桥。有关信息数据显示,将在中高职贯通、中高本衔接、完善专升本考试办法和培养方式、支持高水平本科学校参与职业教育改革等方面出台一些措施。
职业教育自身将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促进科教融汇为新方向,构建“一体两翼”工作格局。“一体”即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这是改革的基座。“两翼”即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这是改革的载体。这方面已经出台相关规定。
由此可见,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将不再是各自封闭的独立体系,而会互相融合、上下贯通,共同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服务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服务于人才教育培训,为各类人才成长形成互通立交桥。在这一个方面,应该有一些具体措施出台。
比如有消息称,中等职业学校将与高等职业学校联合开展五年一贯制的职业教育,本科学校也将招收具有工作经历的职业学校毕业生,高水平大学将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对象是在生产一线有一定工作经历、特别优秀的高职毕业生。
网友们,从以上片段信息看,在新的年度里,教育改革可能是三个发力点,一是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使得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相贯通与融通,二是或许出台统一的高校分类标准,三是拔尖人才教育培训可能进行政策层面的调整。这些都是事关亿万学子切身利益的事项,应该高度关注。不知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期待留言讨论,供阅读此文者欣赏。谢谢阅读与关注。
(本文为原创,百家号“教育透镜”首发和唯一发布;本号未在其它网站设立相同名称的账号或其它账号;文中资料与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