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团队让国际纪录遍布全国五大稻作区!下一步主攻新育种法
发布时间:2024-03-25 11:28:11 来源:翅类
本年以来,袁隆平领衔的杂交水稻研制团队,在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攻关、“百千万”高产攻关演示工程、“种三产四”丰登工程和“三分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工程等四大粮食丰登科技项目施行方面,收成满满。
“未来,以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为遗传东西的第三代育种法,必定是超级稻育种的新主角。它‘登台’,我对超级稻的潜力,很有决心。”9日,在长沙举办的“2016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作业总结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向科技日报记者表明。
11月19日,袁隆平在龙田镇环陂村的稻田里检查水稻状况。当日,在广东省梅州兴宁市龙田镇环陂村,“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3000斤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形式攻关”项目测产检验组测产后宣告:该项目年亩产值到达1537.78公斤,项目试验获得成功,并发明了水稻亩产值新的国际纪录。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在袁隆平看来,不断发掘水稻更高产值潜力,是研讨的重要方面。本年,团队携全国多个科研院所、种业企业及底层农技部分,在全国16个省(市、区)树立了42个超级杂交稻百亩攻关片,在南至北纬18°,北至北纬36.8°的全国5大稻作区,施行了超级稻高产攻关。
“五大稻作区生态类型多样,气候复杂多变,作业量很大。湖南等地,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水稻出产遭受了前期长期低温阴雨、后期反常高温及病虫损害较重的晦气气候。但本年整体成果能打90分。”袁隆平说。
项目团队选用一季稻、华南双季稻、南边一季加再生稻、长江中下游双季晚稻等形式,结合“良种+良田+良法+良态”的“四良”配套技能方面的要求,进行超高产攻关,创下了多个国际纪录:广东省兴宁市培养的“超优千号”,创下了国际双季稻最高产值纪录;河北省永年县一季稻“超优千号”百亩片创下国际高纬度区域高产纪录;云南省个旧市一季稻“超优千号”百亩片创国际水稻百亩片单产最高纪录。此外,湖南省隆回县同一生态区接连3年百亩片均匀亩产打破1000公斤。
“寻求更高产是农业科学技能作业永久的主题。下一年,咱们要攻关超级稻高产的一季稻17吨每公顷、双季稻25吨每公顷,再生稻23吨每公顷方针。”袁隆平表明。
“本年超级稻‘百千万’高产攻关演示项目结题了。下一步便是推行了。”袁隆平说。
“百千万工程”是“总理工程”。总理提出,期望将超级稻攻关,从百亩连片,发展到千亩、万亩连片的高产攻关,做更好的推行演示。
三年来,项目在湖南、安徽等南边16省市区的30多个县市水稻主产区树立百亩片60个,千亩片33个,万亩片11个。
团队以“小麦—中稻”“油菜—中稻”“绿肥—中稻”等3种高产培养形式,探究了别离适于湖南肥稻区、安徽麦稻区、河南油稻区的水稻超高产形式,推行应用机械插秧技能等11套不同的超级稻高产培养技能系统。三年共创制100多份遗传布景丰厚、农艺性状优异的中心资料,育成10多个强优势康复系,选育出400多个杂交水稻预兆组合。广两优1128等3个组合经过国家审定。
项目组还展开了根据隐性红颖资源使用的杂交稻混播制种新技能与超级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能讨论研讨。优化和集成了爸爸妈妈本机械耕种等全程机械化技能系统,提高了制种技能与产值。
“种三产四”工程施行十年来,形成了5种适合湖南不同生态区域水稻出产的超级杂交稻培养形式。本年,全省53个县(市区)参加施行“种三产四”工程,规划达1337.5万亩。按“单产与项目施行前5年均匀单产比较”预算,本年总增产稻谷16.5亿公斤。
会上,袁隆平表明,未来超级稻攻关的“量质齐升”方针,将寄托在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上。他解说,第一代三系法杂交稻育种,以细胞质雄性不育性为遗传东西。现在,全国有近半杂交水稻面积栽种的是三系法培育出的种类。三系法种类育性安稳,但因康复系、保持系资料寻觅困难,选到优秀新种类概率较低;第二代的二系法育种,选育优秀种类的几率大大高于三系法,也是现在超级稻育种最主要的办法。不过,它的育性易受气温改变,特别是反常极点高低温气候的影响。
“第三代是以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为遗传东西的杂交水稻育种法,它既统筹了三系法育性安稳和两系法配组自在等长处,一起克服了前面两者的缺陷,制种和繁衍简便易行。”袁隆平称。现在,这种育种法正在起步中。
- 上一篇: 小麦丰登的因和果
- 下一篇: 开辟水稻育种新途径(科技视点·种业科技自立自强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