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产品

产品

白羽肉鸡:一个曾经被卡脖子的领域中国已打破西方百年技术垄断

发布时间:2024-09-17 02:25:41 来源:产品

  因为生活工作节奏快,大家平时可能都会去吃一些快餐,例如肯德基麦当劳,他们的鸡翅几块一直深受欢迎。殊不知,我们中国慢慢的变成了了世界上第二大肉鸡生产和消费国。

  其中的白羽肉鸡并不是我国的原产地,是外来品种,80年代前后从国外引进到国内,进入90年代,随着肯德基和麦当劳在中国的兴起,白羽鸡的需求也被带动起来。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深加工白羽鸡肉制品的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126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8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0.8%,并预计总市场规模将在2018年到2023年间将以22.2%的年复合增长率继续稳定增长。

  但在这个欣欣向荣的市场背后,却是一个艰难的现实问题,那就是白羽肉鸡的种源完全依赖进口。

  白羽肉鸡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属于快大型肉鸡,生长速度快,从破壳到出栏时间一般为42-47天,体重能够达到2.3公斤,白羽鸡饲料转化率高,料肉比在1.6:1以下。正因为白羽肉鸡的诸多优点,它成为现代养殖业的首选品种。

  不过白羽肉鸡的育种也是西方国家经过百年时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通过“遗传算法”不断优选而来。所以我国企业想要繁育白羽鸡,必须从国外进口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套祖代鸡。一套祖代鸡指的是10只母鸡和1只公鸡。并且,价格是人家说的算,想卖多少钱就多少钱,少卖多少套就多少套,也就是说白羽肉鸡的源头长期受制于人,甚至可以说被卡住了脖子。

  因为除了原种鸡、曾祖代鸡是纯基因,白羽肉鸡的商品鸡、父母代鸡、祖代鸡都是杂交基因,都不可以进行无限繁殖,因为多次繁殖会导致基因分离的情况,导致后代出现很多问题,例如生产能力下降、抵抗力不足等情况,无法达到养殖的要求。

  所以,想要打破被卡脖子的局面,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自研。但发种鸡的技术,科研门槛很高,加上国外对咱们进行技术封锁,可以借鉴的资料很少。

  为了早日争取突破在白羽鸡种源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2014年,农业部下发了《全国肉鸡遗传改良计划》,2016年,国内知名的肉鸡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圣农集团真正开始启动白羽肉鸡育种项目,经过3年的努力,在被西方企业持续制裁的背景下,圣农集团在2019年终于成功的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白羽肉鸡新品种,打破了西方长达百年的垄断局面。

  圣农的白羽鸡品种的产蛋率、存活率、料肉比、体重等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主要性能指标均优于国外进口品种,使得白羽肉鸡品种资源实现自有化的国家战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通过这件事,我们大家可以看到,中国面临的是一场持久且没有硝烟的科技之战,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在半导体、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在农业也是如此。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实现100%独立自主的道路,才能够让我们不再畏惧西方世界的干扰和阻挠,让中国平稳、快速地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