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产品

产品

结束“卡脖子”!中国无须再年进口100万套5家企业接连传来捷报

发布时间:2024-08-10 23:44:14 来源:产品

  虽然,欧洲、美国、东亚都是猪肉的高消费地区,但是猪肉并不是全球消费量最大的肉类,最大的却是鸡肉。鸡因为养殖成本低、养殖量较大,而且主要种族和宗教都认为鸡肉是适合食用的肉类,因此除了东亚以外,欧美和非洲等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肉类都是鸡肉。

  事实上,鸡肉多年稳居我国肉类消费第二把交椅,2020年我国鸡肉消费量较于上一年增长20%左右。2020年我国鸡肉产量达到1485万吨。但我国人均的鸡肉消费量仍然偏低。

  目前猪肉的消费量正在逐年下滑,而肉鸡的消费量每年都在增长。然而如此重要的鸡肉,中国在肉鸡生产上,却遭遇卡脖子问题。

  在去年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下,国际航线封航数十天,令许多白羽肉鸡鸡苗生产企业都遭遇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因为国内企业都要等着从国外进口种鸡,才能成功孵化出鸡苗!

  而我国目前几乎90%的白羽肉鸡品种是从国外进口,以引进祖代鸡为主。主要从这三个公司引进:一个是美国科宝公司,另一个是美国安伟杰公司,还有一个是法国哈巴德公司。

  美国科宝公司的祖代鸡品种有科宝500,艾维因48和科宝700,特点是增重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出肉率高和死亡率低;美国安伟杰公司的基本的产品有罗斯308,罗斯508和爱拔益佳加(AA+)等;法国哈巴德公司其基本的产品是哈巴德。

  实际上,在二战之前,欧美人饲养鸡还主要是吃鸡蛋,直到二战之后,肉制品供应不足,为了让普通人也能吃上肉,欧美开始鼓励本土农民饲养鸡,并且鼓舞科研人员培育肉鸡品种,致使全球有了专门供应人食用的肉鸡。

  尤其是在经过美国科学家通过“遗传算法”的不断有选下,白羽肉鸡终于诞生。白羽肉鸡较于其他品种相比,饲料转化率相当高,两斤饲料就能转换成1斤猪肉,并且白羽肉鸡生长周期短,因此取得的经济效益也就更高,白羽肉鸡一经推出就受到众多企业青睐。

  一般来说,白羽肉鸡从孵化到出栏只需要一个月左右,因此白羽肉鸡售价也更加便宜,主要被用于加工产品、快餐等领域。

  目前对于肉鸡的繁殖可大致分为三代,分别是祖代鸡、父母代鸡和商品代鸡。养殖企业通过从国外引种祖代鸡,将祖代鸡产下的鸡蛋孵化为父母代鸡,而父母代鸡鸡蛋孵化出来的正是商品代鸡。

  商品代鸡能够适用于肉鸡市场,也能够适用于蛋鸡市场,但商品代鸡孵化出来的小鸡,已然浮现“性状分离”,也就是说和父母身上的特性会不一样,最简单的就是料肉比发生明显的变化,吃了很多饲料产出来的肉不多,因此商品带鸡并不适合大规模养殖。

  而繁殖能力最理想的当属父母代鸡,平均一只父母代鸡可以下300多枚鸡蛋,祖代鸡和父母祖代鸡“上班时间”一般只有一年多左右,这也代表着平均每过一年时间,肉鸡养殖企业就需要从国外引进祖代鸡。

  如果不持续从国外引种,自繁自养只会导致鸡性状分离越加严重,后代鸡肉产出量也会慢慢的少,因此只有不断引种,才能维持市场对肉鸡的需求,我国每年要从外国进口100万套左右,而且每年还在不断高速增长。

  因此,我国养鸡企业不得不每年从美国进口大量的白羽鸡种源,否则养鸡成本将高居不下。

  因此,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始启动白羽肉鸡育种工作,引进艾维生茵原种鸡在本土育种,但后来因为禽流感等原因,该种鸡逐渐退出市场。中国养鸡企业又不得不向国外进口祖代鸡。

  2018年,首农食品集团旗下的 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培育出了小型优质肉鸡品种WOD168,属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白羽肉鸡品种汇集了蛋鸡“死淘低、效率高”和肉鸡“生长快、体型大”的基因优势,42天成活率达到99%。

  2019年,农业部真正开始启动家禽联合攻关计划,有许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响应号召,投入诸多资金开展白羽肉鸡新品种培育工作。温氏股份自主培育了黄羽鸡品种肉鸡,成了中国最大的黄羽鸡养殖企业;福建圣农控股集团的“圣泽999”等白羽肉鸡品种已经成功完成性能测定,新广农牧有限公司培育的“观明2号”,在生产性能、料重比以及成活率等指标上,都已经接近国外水平。最近,山东益生股份也研发出了YS909的白羽鸡品种,目前已确定进入审定阶段。

  根据肉鸡遗传改良计划,到2035年中国肉鸡新品种配套系将超过30个,白羽肉鸡将达到4-6个,实现从无到有,相信在各大企业和研发人员的努力下,中国人吃鸡再无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