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动态

动态

科普威宁丨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我们应该克服哪些困难?

发布时间:2024-03-13 04:08:52 来源:动态

  其实,农业、农村、农民,是三农问题的三个成分,综合的话,难度太大,我境界太低,所以就只说一下其中的农业问题,因为这样的一个问题相对来说,反而是最容易解决的。今天就从四个方面来和大家聊聊我国的农业问题。

  首先,我国农业解决的核心思路是:规模化。农业不赚钱,相信这是很多人基本的认识,无论是前段时间讨论的“谷贱伤农”问题,还是之前把即将抽穗的小麦做成“青储”,都反映了这个问题。

  但是又没办法,人家进口粮食价格比国内生产的还便宜啊,作为全球化的时代,除了国家,哪个企业愿意做赔本买卖?

  我们的农民辛不辛苦?太辛苦了,面朝黄土背朝天,996都不一定比得上农民的辛苦,但是农业这东西,不是一个投入多就产出多的问题,因为农作物有基本的生长规律。

  一个简单的农业生产,涉及到了很多流程,以我的农村经验来说,至少有这么多过程:犁地,底肥,播种,除草,收割,秸秆处理。这其中更是有不间断地灌溉和农药。

  在国内,小农经济是基本形态,这就决定了,这样的生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涉及到了更为复杂的资源分配问题,比如同样是灌溉,机井有限,谁先灌溉谁后灌溉都是问题,小时候还听说过为了抢水打架的问题。这样最终下来,我们的农业成本就会高很多。

  那么,作为对比,农业强国大国美国呢?大规模种植,大规模机械化。一家人可能管着几百上千亩土地。

  他们能够使用包括无人机在内的大规模除草杀虫,但是国内可不行,不同的田地种的东西都不一样,没法同时除草(曾经经历过有人用错除草剂结果颗粒无收的事情。)

  灌溉更是如此,不同的作物对灌溉的需求不一样,哪能一起灌溉?所以,集中、规模的农业生产一定是未来的必然方向。

  当然,国家早就开始了,被称为“第三次土改”的土地流转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最早的育种,也是过去几千年人类一直进行的选育过程,就是根据经验进行育种,我们的小麦、水稻,我们今天看到的几乎所有食物,都是这么过来的,有意思的是, 这一育种也决定了我们人类的食谱。

  到了19世纪末,孟德尔开创的遗传学,再加上后来人的研究,第一次将育种走向了科学领域,那就是,种子的背后其实是遗传学,于是遗传育种开始登上舞台。

  比如我国的袁隆平搞的杂交水稻,比如现在广泛使用的种子,如玉米杂交种等,都是这类成果。

  上述的两类育种,我们都可以理解为:靠天吃饭。因为所依赖的种子背景本质上都是天然产生的基因资源。既然生命科学取得了进展,我们对遗传学的认知也有了更加深入,那么,自然可以去寻找更好的育种,于是,变天啦。

  诱变育种是目前常见的育种办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各种办法,来诱导基因发生变异。比如太空辐射,比如化学诱变等办法。

  通过这些办法,可以诱导出一系列人类从未出现过的种子,包括大家熟悉的转基因,也是这类过程。

  这一点和以上的区别在于,靠天吃饭本质上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而诱变育种则直接对大自然存在的进行人工改变。

  尽管上面几类育种已经属于目前主流的育种办法了,但是从生物学上,这些育种本身依然是很模糊阶段。

  比如诱变育种已经够先进了,其实依然是偏盲筛,而现代科技讲究的是精准。因此我们也希望更加精准地去实现育种。

  第一点是对种子遗传学有深刻的认知,也就是,我们要对种子的基因组等有非常精准的认知,厘清其背后的决定性因素。这也是当前科学主流的做法,就是搞定到底哪些基因决定什么性状,当然这一过程非常耗时耗力,但这是基础。

  第二点是对基因进行精准的操作。这一点也是目前进行的,无论是转基因还是基因编辑,都是如此,就是更加精准的操作。

  比如云南能和河南搞同样的种植吗?云南山区占总面积的94%,这种地形,集中和机械化都不可能。因此,因地制宜是非常关键的。

  这样的地区,地势平缓,非常适合粮食生产。但是,像其他山地多的地方,云贵之类的,可能要发展特色农业,比如畜牧业、或者像茶叶之类的可以山地种植的等等。

  其实,三农问题很难分开。农业问题背后,是农村和农民,尤其是农民。想要实现农业放大,农民问题就是根本。

  2021年中国的农民还有大约5.56亿人左右,这么多农民,如何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很多农民即使种地不赚钱,也得种地,因为至少有口饭吃,要是连农田都没了,他们怎么活?所以,如何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让农业活起来,更是个根本。这其中,国家对农民的基本保障就成为了关键。

  如果未来,我们有足够的资金让农民可以做到不劳作能维持基本生存,劳作可以获得更好生活,那么可能就会好一些。

  最后,农业问题,是一个很长久的问题,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我们不可能指望短期内解决这一个问题,而产业升级可能就是未来的路,就是把更多的农民吸引到工业和服务业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