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全市建有省级以上孵化器43家——从“创业苗圃”到“科创森林”有多远?
发布时间:2024-06-18 02:00:03 来源:小九直播app下载安装/腿类
种子需要土壤、阳光和水才能发芽生长。一个初创企业借助于专业孵化器的培育,能够迅速成长壮大。孵化器是培育公司发展的“苗圃”。近年来,孵化器建设不断驶向发展快车道,众多怀揣梦想的创业者在孵化器里“安家”。截至9月底,全市建有省级以上孵化器43家,在孵企业近2200家,累计毕业企业1600多家。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盐城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推动园区孵化器建设,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集聚专业人才,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未来,盐城市将建成更多“创业苗圃”,打造生机勃勃的“科创森林”。
“辞职创业,做环保老本行,又是盐城人,环保高新区是我的第一选择。”1991年出生的束长道是江苏道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企业主要从事工业废水净化处理、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水环境修复等,拥有十多项国家专利技术,销售额每年都在上涨。“公司人不多,但任何一个人都能单挑项目。”道泽环保是盐城环保产业创新中心第一批入孵企业。创新中心聘请深蓝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运营单位,进行市场化运作。
创新中心位于盐城环保高新区,地理位置不具备优势,拿什么吸引企业入驻?“创新中心的定位是一家专业孵化器,聚焦环境服务行业。”深蓝环保孵化工作负责人仓蓉说,“优势之一是高新区深耕环保产业已11年,形成了集聚效应。其次,有16家科研平台,其中11家被认定为省级研发机构,可为入孵公司可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另外,通过举办绿巢环保创业大赛,征集、招引优质创业项目。去年参赛项目中,有6个成功落地。今年大赛刚刚落下帷幕,我们正在对接中。”
从事土壤综合治理的中科厚土、烟气处理的蔚澜集团、水综合治理的朗天环境一大批科技含量高、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好的企业在盐城环保产业创新中心里孕育、壮大。
励行科创中心是励诚科创集团在盐城市运营的首个孵化器项目,位于盐南高新区新弄里,投入运营以来,已入孵项目100余个,孵育引培准独角兽企业“画你文创”、3D打印综合方案供应商“威布三维”、教育机器人“蓝宙”、智能检测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心“深检数据”等项目。“我们对每一个入孵项目都要进行五维度分析,通过详细分析项目的商业模式、技术优势、市场之间的竞争、团队构成和发展前途,遴选优质项目。”励诚科创集团总裁顾锋说。
“中心根据盐城主导产业方向,引导在孵项目进行有明确的目的性创新。”励行科创中心总经理孙磊说,深检数据项目落地后,匹配了盐城汽车、钢铁、能源、电子信息等无损质检、智能质检的需求,让机器智能质检代替人工质检,实现智能无人生产线与数字化大脑相结合的目标。该项目已与盐城一家半导体企业就工业智能质检签署了合作协议。
孵化器须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与园区主导产业紧密结合、深层次地融合,集聚优势、集聚资源、集聚发展。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汽车为主,盐城高新区以智能终端为主,盐城环保高新区以环保产业为主,迅速形成了集聚效应,有力推动产业进一步创新发展。
11月16日,盐城环保产业创新中心2楼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污水处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内,实验员陈孟园手中拿着比色管,进行定容,测定水中的氨氮。“这些样品是昆岳互联的,我们已为他们提供多次样品检测服务。”
盐城环保高新区引进清华大学、中科院等水气土污染防治领域的科研平台。针对入孵企业的技术需求,科研平台提供优质技术供给。“中小企业自己建实验室成本大,而我们实验室器材设备新且全。企业依托项目,可以用我们的设备、场地,也能委托给我们。”盐城环保科技城水与环境技术研发中心负责人说,“我们和不少入孵企业都有合作,为他们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工艺研发、样品检测、方案策划等服务。”
“我们公司通过环境基础设施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层次地融合,打造环保产业网络站点平台(INECO平台),推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思维革命,构建未来环保新赛道。”昆岳互联环境技术(江苏)有限公司去年入驻盐城环保产业创新中心,公司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说,“入驻后,园区和深蓝帮我们对接了多家投资机构,还对接了一些央企到我们公司做技术交流。”
90后夏涛去年成立盐城市烯旺电采暖科技有限公司,今年6月入驻励行科创中心。夏涛介绍,“中心在市场营销、品牌运营等方面给了很多建议,还鼓励、指导我参加创业大赛。公司在第八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中获优秀企业称号。中心还推荐参加融资对接活动。虽然入孵才半年,但公司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业务拓展层面,都有了不少提升。”
“合格的孵化器绝不应该是二房东。”顾锋说,“孵化器要整合多种资源,提升服务效能,帮助项目稳健发展。”
励行科创中心成立“壹号窗口”,即一个平台窗口整合多家科创服务机构,提供“一站式”“菜单式”科创服务;采取参股的形式,与创业者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合作伙伴关系。除了培训和讲座,每月定期组织投融资项目对接活动,每周三举办“私懂会”,邀请项目创始人就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展开“思想碰撞”与深入交流。
“我们协助入孵企业申请天使基金、上级扶持基金、苏科贷等优惠政策支持。赛伯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正与一家融资机构洽谈中。”仓蓉说,“我们有一支百人研究团队,博士占比超80%,还拥有专家智库资源。针对企业需求提供服务,大大降低创业风险。”
人才缺乏、融资难、市场开拓能力不够这样一些问题是初创企业遭遇的共性问题。
“很多入孵企业缺环保专业人才。”仓蓉表示,近期正在统计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同时和盐城工学院联系,邀请该校学生前来参观,计划组织专场对接活动。
“在本地高校开展青春留盐和双创主题活动,并通过在南京的资源解决部分初创项目招人难题,促进人才和在盐企业有效对接。合作共建专业性人才教育培训机构,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开展产学研合作,定向输送和培养专业领域的人才。”顾锋认为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
建立孵化基金可以有效解决早期企业融资难题。市科技局、黄海金融控股集团积极推动政府基金与孵化器运营管理团队自有基金合作成立孵化器专项基金,重点扶持孵化器中高成长公司发展壮大。目前,励行科创中心、盐南高新区和盐城市创新创业投资公司三方合作,共同设立基金,即将正式签约。深蓝环保、盐城环保高新区、盐创投合作成立了环保绿色科创孵化基金,正在募集资金。
去年年底,盐城市出台了两份文件,一份是《全市园区科技公司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园区孵化器建设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支持政策和推进措施,14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均制定了孵化器建设方案;另一份是《关于支持驻盐高校发展促进校地协同创新的意见》,提出支持驻盐高校利用校内或校园周边空间,采取自建或与社会力量共建等方式,建设大学科技园、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孵化载体。
盐南高新区出台了《加快“科学技术创新高地”建设激励政策30条(试行)》,鼓励企业创新创业。顾锋坦言,“含金量高、干货满满的政策,能吸引更多的项目和人才落户盐城。政策出台前曾多次征询我们的意见。”疫情期间,盐南高新区简化流程、线上审批,连续兑现高企入库培育、研发费用奖补、区科技30条等政策资金9笔,累计向317家企业拨付奖补资金3404.25万元。
“盐城市将继续以园区孵化器为重点,推进孵化器市场化、专业化运营,提升孵化服务水平,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打造有一定的影响力的科学技术创新高地。”市科技局局长戴勇说,聚焦汽车、钢铁、电子信息、新能源四大主导产业和全市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梳理并健全、完善产业创新链,谋划和布局一批专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努力打造“初创高企瞪羚独角兽百亿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全链条科技型企业育成体系,推动地方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