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熟蛋返生孵小鸡”作者授头衔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被撤销登记
发布时间:2024-07-01 03:34:20 来源:胸类
6月23日,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发布通告称,经查,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促进会举办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存在不按照登记事项开展活动,滥设下属机构,肆意扩大经营事物的规模,以牟利为目的对社会大肆销售职业技能培训证书,以及大肆招揽各类“特聘专家”、“院士专家”、“客座教授”,违规向企业颁发“中国”字头荣誉证书、建立“中国”字头基地、主办“中国”字头论坛会议,违规使用带“中国”字头机构对外宣传报道和进行虚假宣传等行为,严重损害事业单位形象,严重偏离公益属性,严重侵害人民群众权益,极度影响社会秩序稳定,依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十条规定,决定对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撤销登记并收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单位印章。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同时表示,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不得再以事业单位名义开展任何活动。
据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和他的下属机构已是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网站“违法违规信息通告”栏目的常客了。
2019年5月通告称,经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存在未按规定申请住所变更登记行为,决定对该院作出书面警告并通报其举办单位的行政处罚。
2021年7月通告称,经查,以事业单位名义对外开展活动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非遗保护研究中心”“非遗保护研究中心”等组织,未经机构编制部门审批和登记。
2022年1月通告称,近期,“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非遗保护研究中心”以事业单位名义,通过与相关的单位联合主办中国非遗春节联欢晚会等形式对外开展活动。经查,该中心未经机构编制部门审批和登记。
而2021年4月,论文《熟鸡蛋变成生鸡蛋(鸡蛋返生)-孵化雏鸡的实验报告》在舆论场上投下了一枚震撼弹。该文第一作者郭萍拥有多个头衔,其中就包括“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心脑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对外宣传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最高学术指导机构。当时,心脑教育研究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受访时表示,郭萍是挂名的,他们是合作伙伴关系。事实上,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及其学术委员会已多次在争议事件中露面。该院被形容为“一边寻找挂靠的上级主管单位、一边构建下属二级机构、一边内斗”,另一边,盖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印章的证书进入市场流通环节。
2019年6月,新华社《花上千元就能买到“全国”“中”字头证书和奖状,谁是“神秘”卖家?》一文提到,有人在网络大量销售“中”字头的“全国大赛”奖状、职业技能证书,且多涉及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当时,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全国多地出现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下属机构名义卖证书、奖状现象,涉案人员众多。报道中,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卢继传说,该院是自收自支的国家事业单位,下属多个研究所(中心)收入主要靠咨询培训。他表示,近年来,有个别内部研究所(中心)搞歪门邪道,靠卖牌子、卖证书敛财,但也有机构冒充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名义行骗,目前收到群众举报的有10家左右。
《中国经营报》报道《一个国家级事业单位的8年停顿与乱战》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曾宣称拥有92个二级分支机构(研究所、研究中心),但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名单和数量。现在,经过漫长混战,这些二级机构不仅归属不明,且在积极发展下级单位,牵出难以计数的纠纷和诉讼,其中不乏金额上亿元的集资案。也有二级机构能够给大家提供多达400种资格证书,最快几小时就能出证,收费在600元~1000元。
到了2023年10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又被曝出和“风水师证”挂钩。半月谈报道提到,网上一家所谓的培训机构称,“风水师证”不用考试,也不用培训,只要给出个人隐私信息,20天左右就能寄到,每本费用860元,发证单位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职业人才技能认证中心”;另一家所谓的培训机构则称,能不用考试就办理全国职业信用评估网颁发的碳减排领域人才的证书,每张500元。
该报道中,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秦雅君当时解释称,单位内部正加强整改,梳理那些乱发证的二级单位,颁发“风水师证”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职业人才技能认证中心”就是不合规的二级单位。此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登记为国家事业单位,其举办单位是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促进会。
而就在今年4月,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已点名:经查,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促进会举办的城乡小康发展促进中心存在不按照登记事项开展活动,违规设立、使用带有“全国”、“国际”和“中国”等字样机构对外开展工作,未按规定及时申请变更登记住所,以“人力资源社会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名义对社会大肆发放多种技能证书牟利,涉及彩票项目合同诈骗,在网站对外虚假宣传,地方分中心及其所办企业违法违规问题频发等行为,严重偏离公益属性,侵害人民群众权益,影响社会秩序稳定,依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十条规定,决定对城乡小康发展促进中心撤销登记并收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单位印章。城乡小康发展促进中心不得再以事业单位名义开展任何活动。 据新华每日电讯
这些含金量被严重稀释的职业证书,带来的是大量非专业技术人员进入一个行业,在自己不擅长的岗位上从事着专业性工作。尤其是,当有中字头事业单位背书,势必会误导大量消费者,使其权益受损。再往深处想,还会拉低一个行业的门槛,滋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消解公共机构的社会公信力。
这次,在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发布的针对中管院的通告中,给出了“严重损害事业单位形象,严重偏离公益属性,严重侵害人民群众权益,极度影响社会秩序稳定”的定性,足见性质之严重,影响之恶劣。一旦丢弃原则,丧失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一家单位很容易步入歧途,跌进深渊。
中管院是一家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但有创收压力不是违法乱纪的借口。带着中字头,就该做与身份匹配的事,而不是肆意牟利、做擦边生意。一边享受着中字头带来的行业地位、专业权威和社会荣誉,另一边却干着蝇营狗苟的勾当,这是拿着金字招牌疯狂扇自己的脸。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曾火爆网络的“熟蛋返生”论文,就是一些公共机构长期漠视原则和规则的结果。其第一作者郭萍,除了在中管院下属机构有头衔,在其他机构也有很多头衔。此前,中管院下属的心脑教育研究中心一名工作人员曾表示,郭萍是挂名的,他们是合作伙伴关系。
所谓“合作关系”,看似减轻了中管院的直接责任,但问题恰恰就在于,类似的暧昧关系很具有迷惑性,可解释的空间很大。遇到好事就可以往自己脸上贴金,遇到负面舆情也可以拉开距离。这种似是而非的操作,其实在不少机构单位中都存在。对此,本着治理同类乱象的原则,也该进一步厘清这些潜规则,健全制度。
在一些“合作“中,就算中管院没有直接参与利益勾兑,是否在管理上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漠视和放纵?比如,违规销售证书,就必然有违规所得,这些“不义之财”都流向了哪里?也应该查清查实,严肃处理。
被撤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也是一面镜子。它提醒更多的事业单位、公益机构,一定要摆正位置,回归初心。
- 上一篇: 官方通报:一事业单位被撤销登记
- 下一篇: 他们把鸡蛋打在杯子里 然后孵出了小鸡(图)